欢迎访问 丹石艺术网 官网 专注艺术传承交流平台
关注官方微信
获取更多资讯

中国焦墨画史初探(四)

时间:
2024-04-19 21:18:40
来源:

摘要:历史上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都对中国绘画产生一定影响。但从根子上来说,对中国焦墨画影响最深的是道教文化。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言放在焦墨画上,贴切又贴切。

中国焦墨画史初探(四)
原创 丹青居士
马培童焦墨《刻石皴》创始人

 
道家文化与焦墨画
历史上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都对中国绘画产生一定影响。但从根子上来说,对中国焦墨画影响最深的是道教文化。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言放在焦墨画上,贴切又贴切。

马培童焦墨画《吉祥如意龙》

 
马培童焦墨画《海陆空如意龙》
 
1. 怎样认识“道”
一提起老子《道德经》的“道”我们就思考“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而经中艰涩的古汉语,让人很难领会其中真正的含义。2500多年来,领会和解说各有千秋。无有?阴阳?无中生有,有生于无。这似乎是理解或破解道的关键词语
《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开篇便用“无”与“有”这一概念,将人们的视觉推向覆天盖地一般的空间。“道”“无”,似乎看不见也摸不着。“道”“有”却又包罗万象。但用语言具体的去说,用文字来具体的解释,用笔墨去具体的描绘,似乎都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象。
《淮南子》对“道”“大”有一种独到的认识,我觉得很值得咀嚼回味。他说“道”很大很大,能覆天盖地。“道”很小很小,握到手里,还感到有空隙。《淮南子》对“道”“大”这种独到的认识,本身是对“道”的“无名”“有名”“常无”“常有”的一种空间上的认识。笔者认为凡是能称得上是覆天盖地的“无”,应该属于一种大无,大到无限。凡是能称得上万物之母的“有”,应该属于大有,有到万物。大无和大有,都是说“大”。所以《道德经》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卢禹舜《覆天盖地系列》

 
《道德经》已经成书2500多年了,2500多年来,历朝历代从来没有那位画家从“大有”和“大无”的角度创作过关于“道大”的画。我认为当今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的《覆天盖地系列》构图一定是根据淮南子关于“道”的描述而作(尽管他本人从来没有解释过)。从卢禹舜的《覆天盖地系列》画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道”的“大无”和“大有”、“大道无形”、“先天地而生”、“万物之母”之象。如果我推断不错的话,卢禹舜应该是中国第一位给“道”画“象”的画家。《覆天盖地系列》近几年在北京多次展出。北京国画高层某些人,给《覆天盖地系列》的定义是“大山水”。究竟如何定义此类的画,还需要从“道”的角度去研究。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天地混沌之际,孕育着宇宙空间的“大山水”。但就“非常道”和“非常名”来看,即使是“大山水”。也不足以匹配其“先天地而生”“万物之母”的特征。卢禹舜本人似乎对《覆天盖地系列》也很满意。然而我并没有听说卢禹舜对“大山水”有什么说法。我曾评论他的《覆天盖地系列》是带有哲学思辨精神的“哲学”画,也是大物质画。不过事后觉得也不太贴切。
 
总体上《道德经》是把“柔”作为存在的本质,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把阴阳与大有大无作为运动方式,把上善若水作为厚德,把人格的谦卑作为推崇的人道。而“道大”、有无、阴阳、黑白都是中国焦墨画最核心的要素,它们构成焦墨画家们最基本的关于“道”的审美思考。

2.“天人合一”是道家文化关键内容

马培童《老子与苍穹》
 
马培童的远古在呼唤。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笔者认为,在《道德经》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居其一”之“四大”。这“四大”也是影响中国焦墨山水画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黑白的本体就是“有”“无”,“有”和“无”也是“道”的运动方式。人居其一,法地,法天,法道,得到的果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焦墨山水表现的就是这种精神。用南朝宗炳的话说,是“以神法道”,“以形媚道”。
老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把人列为四大之一,这是把人与道、天、地并列为一体。儒家敬天地君亲师,以等级制度控制世界。佛家灭谛超脱,以诸行无我,诸行无常,度人度世。唯有老子把宇宙观、世界观视为天人合一的独立不改,周而不怠的平等的统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宇宙万物运行规律。人法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法天,天行健,君子则自强不息。人法道,人在社会活动和自然活动中,尊重规律,顺应规律,与规律一起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人在四大中与道、天、地一样,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道德经》说,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天地选择了服务万物运行的伟大职责。人也应该如此。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道和德,才是“天人合一”的本质。

3.人之道上善若水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下最柔弱的是水,而那些能征善战的人却无法战胜水,是因为天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代替水。“居善地”,水居安静的地方。“与善仁 ”,水润万物而无私。“事善能”,水顺势而为,善能达通。“动善时”,水有极深的理性和厚重的德性。上善若水,大德之水。天之道,为而不害,圣人道,为而不争。而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因此才有判断不公,贪婪自私,势利卑琐,恃强凌弱,尔虞我诈,厚此薄彼等弊端。人之道需要法地道、天道、自然。善于守柔,以天下之柔驰骋天下至刚。为而不害,为而不争。无为而无不为。“水”代表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上善若水是中国焦墨画的核心价值观理念之一。

4.焦墨画根源于道

马培童的作品大地也富豪。
 
马培童的作品遠古在呼唤。
 
焦墨画是把“大朴”作为存在的本质。以“黑白”“有无”“虚实”“阴阳”变化作为方法论。以柔与无为作为象外之象。焦墨画根源于道家文化。
 
倘若单以笔墨纸砚而论,焦墨画跟中国其它传统绘画艺术一样,也是画家借助笔墨纸砚造出的视觉形象而已。
 
其实不然,中国焦墨画,与其它种类的国画,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首先,没有任何一种国画,只用一个色度,应物象形的。即便是水墨画,也不是只用一个色度造型的。水墨是以焦、浓、重、淡、清五种以水破墨的办法表现应物变化的。焦墨画只是借助极少量的水,完全以焦墨一个色度完成应物变化的。它的笔墨智慧,完全来源于道家“五色目盲”“知其白,守其黑”“独立不改”的传统人文理念。它不是以五颜六色媚世、媚俗,获取人们的好感,而是以大道至简,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美无言受到有思想,有笔墨的画家们追捧的。古往今来,唯有焦墨画的发展最为曲折。唯有焦墨画,几乎完全根源于道家文化。虽然自唐有王维以来,水墨画受到文人士大夫的不断追捧,甚至有人将水墨画也归于道家文化形式之一,但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水墨画与佛教文化在中土的传播和发展颇有渊源。认真考究,水墨画的诞生与发展源于佛道两家文化(关于此点可参见拙作《中国焦墨画史初探三)。只有焦墨画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5.大有,大无与焦墨画。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不是我们看到的动物大象,非洲象再大,也有形。大音不是我们听到的交响乐,交响乐在响,我们依然听出它的声音。真正的大象它植之而立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它是一种造型上画家无法把握的存在。这就是大无和大有。对于绘画来说,什么是大无,一种能代表超乎自然界的存在。什么是大有?是一种难以把握的存在。有人通过用、赤、黑、青、白、黄五色交织,或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表现真山、真水、真人之美。但焦墨画却不是以斑斓之色装点人生。凡夫俗子,难以体会,它在说什么?它在表现什么?焦墨能直观的表现春夏秋冬四季之色吗?焦墨能直观表现五颜六色交织吗?焦墨能表现七色花吗?显然都不能。这就是从一种“无”的角度看焦墨画,
 
也可以称其为大“无”。但是在焦墨画家眼中,尤其在有拥有哲学思辨智慧的画家眼中,拥有道家文化深厚底蕴的画家眼中,焦墨画本体的焦墨色就是上古的“天命玄鸟,降以生商”,就是“水德之瑞”,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又是焦墨画与生俱来的一种“大有”。
 
焦墨画,完全根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特殊的绘画土壤。因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美无言、非常道又是中国焦墨画拥有的非常重要的“道大”文化特征。它不仅跟西方绘画提倡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即使同中国其它画种相比,也有显著不同。淡彩、重彩,哪怕是水墨,都能很方便的通过积染表现物像的美丽并籍此吸引买家,让画者获取更高更多的利益。但焦墨作为纯焦墨色度,以极简的笔墨,应物象形。与其它绘画调色手段相比,就是一种大道至简,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美无言的审美手段。
 
焦墨画受到焦墨色的限制,画家们不会,也不可能从五色、七色与“真山”“真水”“真人”的山色、水色、肤色的色度变化中去研究焦墨画。焦墨色与焦墨画,充斥着“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道家文化理念,这是焦墨画的“根”。清音俗世流。非真山、非真水、非真人,大朴不雕的焦墨画,很难说它是俗世喜闻乐见的装饰品。实际上从“知白守黑”的角度来说,焦墨画本体就是一种思辨上的大写意视觉语音。用笔用墨都是一种思辨上的大写意。以“非常道”的笔意思考造型焦墨画,那种笔墨造型,就是一种非常道的恣意。

米芾焦墨画《珊瑚》
 
米芾画《珊瑚》,珊瑚的常“道”是色彩斑斓。但米芾的《珊瑚》是焦墨色的。这或许便是米芾赋予焦墨画本体的大写意。或许在米芾看来,“焦墨”端正之色,才是珊瑚的质美。再有《珊瑚》的造型,根本与大海中的珊瑚形状不同,而是类似于酒盅一般的造型。米芾好酒,尽饮兰陵。米芾酒后,挥毫恣意。唯有这种被米芾赋予另一种意境的《珊瑚》,才能让大画家内心荡漾起精神的快感。这种属于文人的独到的文化视觉,最终化作了他用笔用墨的放荡无忌。这或许是米芾笔墨“大写意”的真实意境所在。

马培童焦墨画《千佛山圣地》
 
当代著名焦墨画家马培童,它的笔墨佛造像与中国自六朝以来的笔墨佛造像显著不同。一是马培童完全走出了与佛本生故事不同的传统笔墨用色思路,即使是与六祖慧能以后的佛画的变化相比,马培童的焦墨画与之也大有不同。马培童是用自己创造出来的“焦墨刻石皴”和岩画、砖画符号,一种岁月特征非常鲜明的皴法表现佛的微笑,佛的凝视,佛的智慧。到寺院拜佛的人都知道,即使是现在,佛造像依然用色金碧。凝重中透露出辉煌。但马培童的焦墨佛造像,内中““大美无言”,“大巧若拙”的道意呼之欲出。这种笔墨方法,源于传统道家文化。马培童,他的笔名守一。守一是么意思。“致虚极,守静笃”便是守一。便是以一色为“道”,道生一……

马培童焦墨岩画(人面皴法)
 
6.天人合一与焦墨画
在《道德经》中,常常被画家关心和重视的论点,是天人合一思想。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画,尤其是焦墨山水画家相由心生的根源。焦墨山水画家常常将自己视为道,天,地,人之间的一部分。澄怀味象,澄怀观道,以神法道,以形媚道,都是将人转化为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南朝宗炳还将古代大贤圣人澄怀观道,以神法道,以形媚道写入画论中,佐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人合一的山水思想。
 
笔者认为,焦墨画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上。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大,而人居其一。直接说明了天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四大之间的关系,是古老中国的文化道德体系。为什么这么说呢?《道德经》说,"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春秋时期的社会竞争,已经导致资源或财富越用越少(损不足),越少越被强者拥有(奉有余)。而弱者贫穷的人,本来财富就少,还不断的被剥夺。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减少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所以人之道是不公平,天之道是公平。所以人之道在四大中的位置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究竟要法什么呢?法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人之道要学习大地的厚德,就像大地那样心胸宽广,格局大,包容,宽容,兼容,从容。地法天,法天什么呢?法天就是法天的坚强和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实际上还是让人之道,效法天(人)行健,自立自强不息。天法道,法道什么呢?法道的自然属性。顺从规律,尊重规律,别破坏规律。实际上也是让人之道,尊重规律。尊重“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律”,减少多余的补充不足的。让社会发展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焦墨画,尤其是焦墨山水画。经营位置,要将“天人合一”精神蕴含其中。古人作画,往往都把人安排在天地空旷之处。或者在高山仰止之间,感受天高,山高,水长的天地思想。古画中常常画一人站一小舟之上,或一小桥之上,仰视高山,或遥视苍茫,澄怀味象,澄怀观道,感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那种对天人合一的思考。古代山水画,往往从这样的画面,表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典型的此类作品有古代画家们各自造型不同的《高士图》、《寒江独钓图》等等。
 
7.上善若水与焦墨画
“上善若水”这句话,几乎在全国各个角落都有机会看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道家文化中传播最久远,最广泛的关于“柔”的辩证法则之一。它与厚德载物紧密相连,互为条件。“知其白,守其黑”“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天地之所以长生,是因为它为万物服务,所以长生。这便是“柔”不争而“得”,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厚德。上善若水,水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它接近于道。
 
其实在老子之前,老秦人,也把焦墨色,视为“水德之瑞”。在老秦人的道德范畴之中,水是大德,祥瑞。而黑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高贵大朴之色,历朝历代不断继承了古代老秦人水德之瑞思想。从焦墨画本体来看,所有焦墨画技法以焦生亮,“计白当黑”,“大美无言”,“大朴不雕”表现道家文化柔性不争,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而治思想。它不以色彩斑斓之变,与其它画种在俗世争雄。水“有静”,“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最有智慧,它始终柔性、安静、低调。为人民服务。“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它用有余,补充不足,让社会公平正义。如今数千年过去了,道家柔性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尤其在画家心目中,早已化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意。而焦墨画本体,那种”大美无言”的存在,表现的就是“水德之瑞”——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8.焦墨造象与观道、法道、媚道
澄怀味象、澄怀观道、以神法道、以形媚道,是中国传统画论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如果将一象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命玄鸟、水德之瑞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结合起来看,完全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焦墨画与中国道家文化的血脉相连的关联。没有什么可以将焦墨画与道家文化割裂开来。
 
即便是水墨画、淡彩画也无法与焦墨画类比。焦墨画的澄怀味象、澄怀观道,是让画家的心沉寂下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像“守一”一样,守焦墨这“一色”,心无杂念,“归根曰静”。彼时,你才体会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真谛。

马培童焦墨画《大山深处》
 
“以神法道”“以形媚道”。实际是“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果。以神法道中的神,是中国焦墨画造型中“形神”的“神”。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前提是人法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前提是地法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造型上,体现的是宽阔、广大、厚重的质感和量感。自强不息,体现的是高山仰止,宛若神龙,或坚如磐石,或奔流不息的自强精神。古画论说,“以一管之笔,拟太虚神境。”太虚之境,便是道意之境。由此可见,焦墨画根源于道家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马培童焦墨画《蒙山秋韵》
 
9.哲学思辨与焦墨画

新石器时代焦墨画《人面鱼》
 
焦墨画本体一方面以极简的黑白造型,审美万物。一方面以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演绎造型艺术之美。焦墨画是其它绘画种类,难以比肩的。虽然在色彩上,焦墨画没有色彩斑斓的绝对优势,但在哲学思辨上,有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长处。大道至简,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美无言。这十六个字不是每一种画可以拥有的。水墨画与焦墨画相比,自然是焦墨画大道至简。淡彩画与焦墨画相比,自然也是焦墨画大道至简。你可以说水墨画、淡彩画也有大道至简的寓意,但是与焦墨画相比较,再简也简不过焦墨画。没有那个画种以绝对的黑色,演绎“万色”的。大巧若拙,焦墨画自古及今,也没有改变其高古的艺术风格。焦墨色是万色之王。《人面鱼》《人面鱼》是7000多年前人类的焦墨“大写意”符号,现在的焦墨线条皴法继承了先人们的优秀文化传统。7000年前,上古人类用焦墨造型,表现自己的梦想。7000年后,焦墨画家们用焦墨造型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美无言,道家文化的大美,绝不是花言巧语之美,而是“简”、“拙”、“呐”这样的“大美”。这是一种敛以养德之美,大朴不雕之美。这种美学思想弥漫着哲学思辨精神。
 
马培童焦墨作品,深山藏古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可以以常道理论焦墨画,不可以以常名品评焦墨艺术史。道生焦,焦生二……。
(对中国焦墨画理解有不同见解的朋友,可以友好交流)
未完待续
 
本系列焦墨画史研究,在分析中国焦墨画发展轨迹,借鉴同行一些观点基础上,提出笔者个人对焦墨画发展轨迹与史实的再认识。非经本人许可,谢绝非法转载、复制粘贴传播。有意探讨焦墨画历史者,留言与我探讨焦墨画的前世今生。
 
丹青居士
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