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丹石艺术网 官网 专注艺术传承交流平台
关注官方微信
获取更多资讯

干裂秋风 苍润庄严——评鉴画家马培童的焦墨造像艺术

时间:
2020-12-22 20:43:14
来源:

摘要: 马培童:1956年生,笔名守一,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画院院长, 香港书画报社董事长,师从程大利老师,90年代拜张仃老师学习焦墨山水,先后就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山水高研班。现为中国国家

     马培童:1956年生,笔名守一,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画院院长, 香港书画报社董事长,师从程大利老师,90年代拜张仃老师学习焦墨山水,先后就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山水高研班。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自古至今,笔墨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常见墨法有浓、淡、干、湿、枯之分,宾虹先生更总结有七墨之法: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焦墨、积墨、宿墨⑴,其中焦墨是众多画家探索山水画之重要笔法,如张仃先生一生都在探索焦墨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当代画家马培童独辟蹊径,其以石窟佛像为主体,融合甲骨文、象形文字、岩画、汉画像、石刻等元素,创造了别开生面之焦墨造像形象。

中国的石窟造像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件遗产之中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存证。在一千多年的敦煌壁画之中,其历代佛造像皆以线造型为主流。在有恭敬心的艺人手中,庄严是佛造像最重要的特征,麦积山石窟及青州造像中虽有微笑之形象,但亦不失庄严。从历代的佛造像绘画可以看出,以墨淡意雅为主流。马培童九十年代即师从张仃先生研习焦墨,一直对焦墨情有独钟。其探索把多应用于山水画创作中的焦墨笔法,尝试用于石窟造像写生,紧紧抓住佛造像之“庄严”特征,以形传神,所绘之石窟造像肃然而庄严。墨色黑白分明,虚实相间,形成了新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探索是对传统佛造像绘画艺术的补充和完善,是有功德的。其焦墨造像艺术,特征有三:

一是线质苍润。石窟造像皆高大、庄严,让人站在面前悠然产生尊崇之感,这种环境、空间而产生的“气场”形之于笔端,就需要沉稳、厚重的线条来表现。当代美术教育家卢沉说过“画线要像犁耕田一样。用笔一定要追求毛,涩,沉着入纸”⑵。马培童独创的“刻石皴”线条用笔沉稳持重,或涩或拙,厚重质朴。其一反人物画线条外轮廓线重,内侧线条较淡之特点,而是以形为导向,在结构线内蹭擦或有厚重之线,形成虚实相间的块面,使整体造像形象更为突出。

二是以形传神。如北宋韩拙所言:“用墨太多,则失其真体,损其笔而且浊” ⑶。传统佛造像多以线造型,少墨多晕染,以墨分阴阳。如何处理墨多而画面不浊这个问题,马培童探索以外轮廓线加蹭擦“挤”出形态。不同于西画那种追求明暗的复杂描写,这种以线、蹭擦块面而构成的佛造像,用墨虽多,但形神兼备。如其创作的焦墨作品《龙门石窟》,其毗卢舍那佛造像造型准确,显圆满相,以形写形,更具有摄受力。

 

三是民族绘画元素的融合。中国画的焦墨笔法只是表现绘画的工具,而绘画如何把石窟造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表达出来,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课题。马培童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其融合多种古文字、岩画、石刻等民族语言元素,统一到石窟造像这一主题上,如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作品,都有非常好的呈现。近年更是跟随国家“一带一路”的步伐,在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做了大量写生,这些“造化为师”的写生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其焦墨造像艺术语言。

 

马培童真诚淳朴,勤奋执着,勇于创新。在当前美术界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⑷的大环境下,坚持学古不泥古,行万里路坚持写生,其足迹早已遍及了海内外。从其创作出大量的焦墨艺术精品可以看到,这种执着的求索精神是值得随喜的。其在日志谈到这种探索精神就是一个字:“熬”,如其所言:“在我这几十年的焦墨之路上,熬,是我对焦墨艺术的修行。熬是能量积蓄。熬是对艺术最好的磨石。熬是生命赐予的最好礼物。熬是上天赐予你与自己灵魂对话的机会”。释语有: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纵观国内画坛,马培童不仅在焦墨造像艺术独树一帜,另在古村风情、胡杨图、经典山水画焦墨再现等方面亦有诸多探索,当前因循守旧者居多,这种积极探索的画家还是少有的。相信这种“熬”是值得的,这种探索已在中国画坛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创作硕果累累,也是其发心的最好回报。

 

诚愿马培童的焦墨造像艺术探索能形成理论体系,结合其写生实践,能独立画派。并祝身心康泰,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⑴ 王永敬、李健锋  古典与现代•黄宾虹论  安徽美术出版社 1998. 第44页.

⑵ 北京画院编   卢沉论水墨画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17.第5页.

⑶ 刘纲纪    中国书画、美术与美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第233页.

⑷ 刘远江   画外功夫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20.第1页.

作者:周晶,号子彦,《荣宝斋》杂志社特约编辑。美术研究、评论。佛学博士。